行业动态
志以成道 勾绘2.0版发展新蓝图
来源:中欧基金


志以成道 勾绘2.0版发展新蓝图

  坚持“基本面投资” 创造长期价值
   
  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16年末,中欧基金过去5年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高达179.67%,在64家可比的基金公司中高居榜首。今年以来,截至6月末,中欧基金旗下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就多达10只。其中,中欧时代先锋以29.68%的年化收益率,在同类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三。
  
  业绩表现出色,让中欧基金尽揽业界大奖。除了连续三年获得“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大奖外,中欧新动力(LOF)还获得了“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项,中欧价值发现和中欧价值智选两只基金则获评“三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
  
  中欧基金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公司治理改革,一系列创新的制度设计,激发出公司各个层面的巨大活力和潜能。凭借改制的先发优势,公司聚集起一批优秀人才,十二个风格不同的投资策略组相继成立,迅速成长。从今年起,中欧基金将启动推进第二阶段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夯实“聚焦业绩的多策略精品店”战略,做长期价值创造者。
  
  “中欧基金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长期价值创造者;而想真正创造长期价值,必须立足于基本面研究”。近年来,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大幅度增加,就清晰地反应出这个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短期博弈模式逐步丧失主导地位,基于“基本面”的长期价值投资将主导市场,并决定长期的胜负。
  
  长期价值创造并不仅仅指价值投资策略,而是要通过深度的挖掘研究,长期持有优质上市公司,分享公司成长所创造的价值,并非频繁交易带来的中短期资本利得。

  对于投资策略组的考核,中欧基金也颇具“长期价值投资”特色。公司对每个策略组的考核,秉承“三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的机制,达到更公平、更合理地评价效果。在三年一次的小考中,公司不仅仅看业绩,而是行业同类风格的比较,并向策略组负责人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在五年一次的大考中,则要考核业绩是否达标、风格是否漂移等多个项目,并启动淘汰机制。
  
  战略2.0 - 勾勒研究平台新格局

  精准定位“研究平台”,是中欧蓝图2.0中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也是实现“基本面投资”的必要条件。在公司改制之初,核心管理层就有重建研究平台的规划,但考虑到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平台建设的节奏始终服从于公司整体发展布局。随着顺利度过最初三年的创业期,公司对于研究平台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强。无论是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人才,还是在公司内部培养研究精英,如今中欧研究部仅权益投资研究员就有约30人,并扩充了信用研究团队,行业覆盖度大幅提高,研究实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在一个整体业绩持续优异的基金公司里,好的研究团队和好的投资团队同样重要。中欧基金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竞争力和持久稳定的研究团队:在这里,研究团队立足于深度的研究分析,而不仅仅是为投资团队提供底层研究服务;研究平台的研究员和策略组的基金经理充分交流互动,层级平等。例如,在考核机制上,研究平台和投资平台的人员必须依照“贡献度”指标打分,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研究员,都会以提升业绩、提升团队贡献度为导向。

  借鉴国外成熟的投研架构,研究型人才走的是“专才型”职业发展路径,从初级研究员晋升为资深研究精英,他们在行业和投研架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长期薪资报酬也和资深基金经理不相上下;而投资型人才则是“通才型”的成长轨迹,从基金经理助理晋升至资深基金经理,薪资报酬和话语权大都取决于投资业绩及对公司的贡献度。因此,在这样的投研机构中,能看到两鬓斑白、数十年如一日地去钻研某一行业的专家,出自他们之手的研究报告,价值不菲。这也正是中欧研究团队未来的建设方向,希望通过设立新机制以提升研究团队的战略地位,同时为研究员的发展路径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当前市场环境下,研究人员面对既定的发展路径,容易有浮躁的心态,行业也愈发呈现研究团队年轻化趋势。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基金公司想留住‘专才’、建设顶级投研团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对于中欧基金而言,公司一方面会从薪资报酬和激励机制入手,给予同级别的研究人员和投资人员基本持平的合理收入;另一方面,还要为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从2016年起,中欧基金基于研究平台逐步成立行业主题基金,让这批资深“专才”在深耕行业的同时“研以致用”,借助投资实践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同时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无论从基础研究、投资实践,还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角度,研究“专才”们有了用武之地,当然也更意愿留在研究平台上潜心修炼。在更长期的规划中,如果资深研究员愿意尝试覆盖更多行业的投资管理,那么在条件成熟时,他们甚至可以‘自立门户’,在公司里建立属于自己的策略组。
  
  1+1>2 - 团队协同时代来临
   
  要想真正成为长期价值创造者、做好“基本面投资”,刘建平认为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单打独斗“顶起半边天”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在勾勒2.0版本的中欧蓝图时,“团队协同”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布局。

  在“明星基金经理”时代,投资更像是一门艺术,带有独特性、偶发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但团队协作的投资模式,则体现的是投资管理科学性的一面,具有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和纪律性。刘建平指出,正如专业化分工驱动社会进步,投资研究的专业分工也需要不断细化,在一个成熟、完整的投研体系中,每位投研人员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通过流程紧密地连接,提高投资效率,使业绩更趋优秀和稳定。借鉴国外优秀公司的经验可以看到,“业绩比拼”的本源,是投研团队之间协同能力的较量。
  
  公司的策略组负责人过去大都是基金经理或投资总监,面对市场都是独当一面;而经过这两年的不断磨合和沟通,他们越来越认同未来是团队协同的时代,专业投资机构想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团队力量和平台实力。
  
  为了把“长期价值创造者”的理念落到实处,中欧基金在做好产品生产商的同时,还力求成为投资者的投资顾问,为投资人提供有效的资产配置建议。向着这个目标,公司在2016年引进了资产配置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结合各类基金产品的投资风格,为投资者量身定做资产配置方案,并持续跟踪及时调整,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与此同时,中欧基金旗下电商平台中欧钱滚滚也配置了专业的资产配置团队和量化团队。“平台通过收集客户基础数据和资产配置诉求,为资产配置模型输入参数;资产配置团队则追踪并筛选产品,由宏观团队不断调整和输入参数、量化团队改进算法。”刘建平告诉记者,电商平台一方面有来自中欧基金投研端的支持,另一方面,钱滚滚自主开发了交易系统,并配套专门的产品和运营团队来维护。目前,第一期“中欧股票全明星”和“股债金经典平衡”两个组合已经上线。未来,钱滚滚团队还会从科学的角度搭建投资组合,尽力争取收益、降低风险,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个性化资产配置服务和体验。

2017年7月27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