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多策略福鑫的三大创新基因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监管政策频出,围绕“消套利、破刚兑、控杠杆”整顿金融乱象,资本市场呈现新气象。变革孕育机遇,新的资产正在涌现,定价方式和投资逻辑也在悄然变化。7月以来,市场频现积极信号,权益类基金密集发行,为行情回暖增添了清晰的注脚。
在80余只基金同期发行的热潮中,有只基金携带着与众不同的创新基因——财通多策略福鑫定开混合型基金(501046)。今天就来给大家深扒下这只基金的新玩法。
创新基因一:“大宗+打新”策略
减持新政出台,二级市场减持“龙头”关小的同时,大宗交易成为各类受限资本的重要出口。“受让方需锁定6个月”的新规改变了大宗交易的原有盈利模式,也重塑了参与者结构。折扣受让并短期套利的逻辑不再适用,简单获利的机会封堵,许多原先的承接方渐渐离场。
“打折买股票,锁定6个月”,不少定增投资者感到一见如故。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专业的定增机构可能会成为未来大宗交易市场新的参与者,“因为他们有定价能力,能判断股票的投资价值,未来能够选择更好的时机卖出。”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过后大宗交易折价幅度也有所提高。据了解,随着各类限售资本的大宗交易需求踊跃,此类大宗交易的转让价格已经达到九二折,甚至低于九折。而在此前,大宗交易的价格普遍在九八折附近。
财通多策略福鑫可能是市场上首先关注到这一机会的公募基金,在大宗接票的基础上辅以折扣打新,令人眼前一亮。财通基金多年深耕一级半市场的资源禀赋也恰好得以运用。
创新基因二:灵活捕捉再融资新机遇
不拘泥于单一资产,可转债、定增等再融资中的新机遇也在财通多策略福鑫的视野中。灵活的仓位能有效规避市场大幅波动,积极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政策的鼓励下,可转债正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渠道,也受到一众投资者的青睐。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约有75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可转债预案,预计规模超过2280亿元,可能迎来重要机遇期。
创新基因三:“投行+投研”双核驱动
宽阔的视野背后是庞大的军师后盾——财通基金的“投行+投研”双投体系乃业内首创。
无论大宗或再融资标的,不仅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宏观思考和自下而上的微观调研相结合,还需具备产业资本的眼光及贯穿一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考量价值与价格的平衡。
早在2015年就成立的财通基金投行部,与投研部50人团队历经三年磨砺,实战经验构筑护城河。在财通多策略福鑫的运作中,着力挖掘具有一二级市场预期差、内生增长强、安全边际厚的项目,建立强大组合。
2017年9月8日
版权所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 | 技术支持: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